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通知公告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“E农管家”点亮农村互联网金融

    信息发布者:cuncun
    2016-11-24 19:28:31   转载

    楚天金报讯 在湖北潜江市浩口镇七里村,村民祝必胜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头,即可将种植的香瓜、西瓜销售到城里;在孝昌县陡山乡黄义超市,老板黄义再不用一趟趟跑县城进货,就能享受更为质优价廉的货品;在红安县三新利隆商贸有限公司,老板张新军如今可越过乡镇经销商,直接向农家店和农业大户供货……

      这一切,都缘自农行湖北分行打造的首个三农电商平台“E农管家”。截至目前,“E农管家”已实现全省69个县域全覆盖,链接上游经销商5794户、下游农家店12万户,平台商户累计交易量达680亿元。

      “互联网+”进村买货卖货在家全搞掂

      长期以来,受县以下物流分散、线上支付难等因素制约,农村商贸物流一直以来被隔绝在“互联网+”之外。

      2015年4月,农行湖北分行推出首个三农电商平台“E农管家”,以农村商品流通领域为切入点,构建起集电商、金融、消费、结算于一体的县域互联网金融生态圈。

      平台推广初期,“E农管家”一头联接县域大型批发商,一头联接农家店、新型农场主等终端客户,主要解决工业品下乡问题。农行在湖北省县域拥有3.4万个“惠农通”转账电话农家店,通过农家店辐射千家万户。这是“E农管家”与一般农村电商平台的不同之处。

      在孝昌县陡山乡黄义超市,门口的收银台上摆放着电脑和“惠农通”转账电话,老板黄义在电脑上点开“E农管家”的“惠农商城”,批发商的图标立即呈现出来。“过去我要隔几天进县城,一家家跑批发商。现在坐在家里就能进货,还能享受送货上门服务,非常方便!”黄义说。

      据了解,使用“E农管家”后,他的店里每个月进货成本要下降20%,而这些优惠最终也会让利给农民。

      受益的不仅仅是农家店主,还有县域批发商。红安县凯祥商贸有限公司老板鄢吉柳说,“E农管家”相当于展示窗,企业盘点清存货后,商品介绍、推广营销活动只需挂在网页上,就能直达终端客户,不用再靠推销员逐户解释。送货方面,根据订单发车,不跑冤枉路,一台车只需要一个司机兼业务员,网上结算货款,也不会有现钞抹零损失。“‘E农管家’让我的经营模式发生根本转变。”他说。

     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,农行湖北分行“E农管家”营销上线14个行业、1000余个品牌,5万余种货品,其中独家代理娃哈哈、白云边等200多个品牌销售,批量上线全省县域种子站、化肥站、饲料经营部,打开了农资、日用百货等大部分工业品销往农村的下行电商通道。

      对接大型物流园让农产品轻松进城

      伴随着“E农管家”的推广运用,农行湖北分行不断丰富平台功能。在解决工业品下乡问题后,积极与省内大型物流园展开合作,理顺了农产品进城通道。

      湖北潜江廿佳物流园是商务部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”企业,园区仓储面积1.3万方,自有货车300多台,集合了当地59家龙头批发商。借助“E农管家”,该公司完成整体电商化。

      廿佳物流园董事长范德军介绍,分散在田间地头的农户收获农产品后,只需在“E农管家”发布信息,订单生成后,廿佳即可通过“E农管家”物流系统对货车进行智能调度,送货下乡的车辆搭载回头货,实现货物双向对流。“同时,我们还能通过‘E农管家’将农产品输送到更大的白沙洲市场,直达武汉市民餐桌。”范德军说。

      潜江市浩口镇七里村村民祝必胜,2013年在村里承包300亩地种植西瓜、香瓜。在农行的贷款支持下,他所种植的“阁阁美”“美人玉”逐渐在市场打响,远销上海、广州等地。今年初,祝必胜成为廿佳物流园下游农家店,通过“E农管家”,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肥料等生产资料,并实现线上销瓜,销售利润增加了20%左右。如今,他的农场已实现西瓜、香瓜销售120多万斤,实现纯收入300多万元。

      据了解,廿佳物流园应用“E农管家”管理商品销售和物流配送智能调度,每年可节约物流成本1500万元,下乡车辆空车带农产品返程,比专车收农产品节约物流成本80%。对于每年节省的物流费用800万元和政策支持款项,廿佳通过平台订货优惠形式返利于下游商户,目前已实施2%至5%的折扣率。

      除廿佳物流园外,“E农管家”还促成农产品种养户与两湖绿谷、白沙洲等农副产品市场的批发商对接,仅今年以来就促成湖北省农产品交易额达50亿元。

      2016年5月,农行商品流通市场金融服务模式推广会在武汉举行,包括廿佳物流园在内的湖北试点经验得以在全国推广。

      创新“E农贷”降低“三农”融资成本

      农行湖北分行还成功研发“E农贷”,依托大量交易订单和支付结算信息,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挖掘等技术,开展信用评级,对批发商、农家店种养殖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,构建三农融资服务新模式。与传统融资产品相比,“E农贷”采用“线上申请、线下调查”融资模式,充分降低融资成本。同时,全面的数据信息共享,又使农行能充分考虑农户和服务点的真实贸易背景,有效降低信贷风险。

      红安县七里坪镇柳林河村的春晓农庄流转了6000亩山地种植苗木,通过“E农管家”订购物资,“庄主”周学农觉得很便利。“最近农庄刚通过‘E农贷’获得100万元贷款,在‘E农管家’上订购物资的交易情况是我们评估山庄经营状况的重要内容。”农行红安支行行长易洪闻介绍说。

      与“E农管家”推广同步,农业银行正在湖北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金融设施。作为农村金融“国家队”,农行湖北分行初步建立起以物理网点为骨干、以“智慧银行”为补充、以“金穗惠农通、E农管家”为支点、以移动金融为延伸的“四位一体”三农服务网络体系,利用物理网点和虚拟网点对农村实现全覆盖。

      农行湖北分行行长朱正罡表示,农行服务“三农”既要与政策的要求、农民的需求相结合,又要与信息时代的特点、农行“三农”业务发展的特质有机结合起来。只有把服务“三农”植根于“惠农”乃至“强农”的土壤之中,“三农”业务才有根基。下一步,农行湖北分行将在继续做好“E农管家”电商平台推广运用的同时,着力做实做大农产品上行和“E农贷”,实现服务“三农”的可持续发展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